近日,正大天晴的双抗ADC药物TQB2102再次被MN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既往经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失败的HER2 IHC 3+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这一决定标志着TQB2102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认可,并将加速其上市进程。
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多个癌症类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尤其在结直肠癌中,约5%的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疾病分期较晚,并伴随神经或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甚至脑转移,疾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HER2过表达的晚期结直肠癌缺乏特异的靶向治疗,常规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主要依赖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基础的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尽管二线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疗效有限,三线治疗的效果更差,客观缓解率(ORR)仅为1%-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3.7个月,总生存期为6.4-7.4个月,治疗选择十分匮乏。
TQB2102的创新设计与临床前景
TQB2102是一种创新的双抗ADC药物,结合了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优势,靶向HER2的两种非重叠表位——ECD2和ECD4。其独特的设计赋予了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明显的优势,成为目前治疗HER2高表达结直肠癌的一个潜在突破口。
在ASCO年会上,正大天晴公布了TQB2102的I期临床初步数据。研究显示,181例晚期实体瘤患者中,HER2 IHC 3+结直肠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4.8%。最新的临床分析表明,TQB2102的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持续改善,具有潜力成为HER2 IHC 3+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标准。
TQB2102在乳腺癌的突破性进展
TQB2102不仅在结直肠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7月,该药物还被纳入乳腺癌的突破性治疗品种。其在乳腺癌II期临床研究中的表现非常亮眼,单药治疗8周期组的总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达到73.1%,6mg/kg剂量组tpCR率达到76.9%,明显优于目前标准化疗联合双靶治疗方法及其他同类ADC药物的历史数据。
临床研究与全球市场展望
目前,TQB2102正在开展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胆管癌、肺癌等多个适应症的9项临床研究。随着其在多个癌种中显示出的强大潜力,TQB2102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并进一步推动全球市场的拓展。
结语: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正大天晴的TQB2102药物在HER2高表达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破性疗效,不仅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推动了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该药物获得突破性治疗资格,其上市进程有望加快,未来将为更多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