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最新公示显示,和美药业自主研发的莫米司特(Hemay005)正式获批上市。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进展推测,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斑块状银屑病,标志着该领域又迎来一款国产创新小分子药物。
靶向PDE4通路,小分子抑制剂助力炎症疾病治疗
莫米司特是一款由和美药业自主研发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DE4在调节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该通路可影响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PDE4的活性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因此该靶点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白塞氏病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重要方向。
历时八年研发,Ⅲ期研究结果表现突出
自2016年12月首次进入临床阶段以来,莫米司特已完成多项关键性研究。
在两项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分别评估了其在斑块状银屑病和白塞氏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其中,针对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研究显示,莫米司特(60mg,每日两次)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主要疗效终点已顺利达成。
结果显示,莫米司特治疗组达到PASI-75的患者比例高达53.6%,而安慰剂组仅为16.0%,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国际会议亮相,白塞氏病疗效获肯定
2023年11月,和美药业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公布了莫米司特治疗白塞氏病的Ⅱ期临床结果。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入组90例患者,结果显示:莫米司特45mg与60mg剂量组在减少口腔溃疡数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001)。
根据Kaplan-Meier分析,45mg组患者口腔溃疡的中位愈合时间为16天,60mg组为15天,而安慰剂组因疗效不足无法计算中位时间。
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
在安全性方面,12周核心治疗期数据显示,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EAEs)导致的停药率在45mg组和60mg组分别为6.9%与6.7%,虽略高于安慰剂组(0%),但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整体来看,莫米司特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特征,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国产PDE4抑制剂迎来突破,填补国内治疗空白
目前,全球共有5款选择性PDE4抑制剂已上市,但大多为海外企业研发产品。
在中国,仅阿普米司特片(安进/BMS)获批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
此次莫米司特的成功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PDE4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和美药业在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研发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