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梨糖醇:无糖食品背后的隐形健康风险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近年来,含有山梨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的“无糖食品”和“低热量零食”广受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的欢迎,被普遍认为是精制糖的健康替代品。然而,最新发布于《Science Signaling》上的一项研究却提出了警示:看似无害的山梨糖醇实际上可能会诱发代谢功能障碍,增加脂肪性肝病(MASLD)的风险,而肠道菌群则是决定这一过程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

山梨糖醇与果糖的潜在危害
这项研究由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Gary Patti实验室进行,团队之前已深入探讨了果糖代谢对健康的影响,发现果糖代谢会引发肝脏代谢紊乱,并且与全球30%成年人的脂肪肝密切相关。令人意外的是,山梨糖醇与果糖在代谢路径上十分相似,可能引发类似的有害效应。
山梨糖醇如何影响肝脏
通过斑马鱼实验,研究人员揭示了山梨糖醇对肝脏的潜在危害。山梨糖醇不仅来源于食物添加剂,人体肠道也能将饮食中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糖醇。该转化过程在肠道葡萄糖浓度升高时尤为明显,健康人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肠道中的气单胞菌等细菌能够将山梨糖醇降解,防止它进入肝脏。然而,若肠道菌群失衡或摄入过量的山梨糖醇,未被降解的山梨糖醇将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并转化为果糖,进而导致脂肪堆积和脂肪肝。
细菌失衡与山梨糖醇的代谢
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抗菌药物清除肠道菌群,即使是标准饲料,也会导致斑马鱼出现脂肪肝。而当补充能够降解山梨糖醇的菌株或使用依帕司他(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时,脂肪肝现象得到了有效逆转。这表明肠道菌群的完整性和山梨糖醇的代谢能力密切相关,过量的山梨糖醇会超出细菌的处理能力,导致肝脏损伤。
糖尿病与代谢紊乱群体的特殊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代谢紊乱群体,山梨糖醇带来的健康风险更加显著。这类人群血糖水平较高,肠道生成山梨糖醇的效率更高,若缺乏能够降解山梨糖醇的细菌,未被代谢的山梨糖醇将在肝脏内累积,造成更为严重的代谢问题。
普通人也需警惕山梨糖醇的潜在危害
山梨糖醇并不仅限于零食中,许多口香糖、无糖糖果、蛋白棒等加工食品中也普遍含有山梨糖醇。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以及蘑菇中也自然含有山梨糖醇。当饮食中同时摄入过多的葡萄糖和山梨糖醇,即便肠道菌群健康,也可能因过量摄入导致肝脏负担加重。
“无糖”食品的健康隐患
这一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关于糖醇类甜味剂无害的固有认知,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专家建议,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无糖”食品时不仅要关注成分中的甜味剂类型,还应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山梨糖醇。同时,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均衡饮食,才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结语:健康饮食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所谓的“无糖”并不等于“无负担”,尤其是在摄入含山梨糖醇的食品时,过量摄入可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未来,补充能够降解山梨糖醇的益生菌或使用相关药物,或许能成为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新途径。
2025-11-27
2025-11-27
2025-11-27
2025-11-27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