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最新研究:CABG术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并未带来额外获益,且出血风险升高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如何优化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关注的焦点。近期发表于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的一项北欧多中心临床试验,为这一争议问题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CABG术后1年内,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并未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反而显著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研究背景:双抗治疗在CABG术后是否仍具优势?
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CABG术后血栓形成与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关键措施。阿司匹林长期被视为标准药物,而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广泛。然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双抗治疗)是否优于单药治疗,在CABG术后人群中一直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
为此,研究团队在北欧22家心脏外科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基于注册登记的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明确双抗方案能否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研究设计:双抗 vs 单抗,随机对照持续一年
研究共纳入2201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CABG术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
联合治疗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1104例)
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097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女性占14.4%。治疗持续时间为1年。
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
关键次要终点为: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即主要终点事件或大出血事件的总和。

研究结果:联合用药未显著降低主要事件风险
在1年的随访期内,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4.8%(53例)
阿司匹林单药组:4.6%(50例)
风险比(HR)为 1.06(95% CI: 0.72–1.56;P=0.77)。
这表明,双抗治疗并未在降低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主要不良事件方面展现出优势。
安全性警示:出血风险明显升高
然而,在安全性方面,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大出血发生率为4.9%
阿司匹林单药组:仅为2.0%
风险比(HR)为 2.50(95% CI: 1.52–4.11)。
此外,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发生率在双抗组亦高于单药组(9.1% vs 6.4%,HR 1.45;95% CI: 1.07–1.97),显示出出血风险抵消了潜在的抗栓获益。
研究结论:单药阿司匹林仍是CABG术后首选方案
研究团队总结道:
在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中,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并未带来额外的心血管获益,反而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术后单用阿司匹林仍是目前更安全、更合理的标准抗血小板策略。
专家点评:个体化抗血小板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
尽管该研究为CABG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循证支持,但专家指出,不同风险层级患者可能需要差异化策略。对于高血栓风险、低出血风险的特定人群,短期双抗治疗仍可能具有价值。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抗血小板方案,以平衡抗栓与出血风险。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