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乔装潜行”:乳腺癌细胞现“免疫拟态”新机制被揭示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在战场上,伪装成敌军是常见的突围策略。而在人体内部,肿瘤细胞似乎也掌握了类似手段——它们通过“伪装”成免疫细胞来逃避监视并加速扩散。
近日,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Lisa M. Coussens及其团队发表最新研究,首次系统性提出并验证了“肿瘤免疫拟态(tumor immune mimicry)”的概念。研究表明,一部分乳腺癌细胞竟能表达典型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如CD45、CD69等,从而在压力环境下提升自身存活和增殖能力,进一步推动肿瘤的恶性进展。

肿瘤细胞为何要“扮成”免疫细胞?
乳腺癌的进展不仅源于肿瘤细胞持续增殖,更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能够去分化,获得干细胞样特征,从而增强侵袭、转移能力。近年来,研究陆续显示某些肿瘤细胞能够模仿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以提升生存优势。但此次研究表明,它们甚至可以模仿免疫细胞,这是首次被系统性确认。
单细胞分析揭示特殊肿瘤亚群:免疫拟态细胞
研究团队整合70例乳腺癌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并构建不依赖聚类结构的细胞识别流程。通过筛选具有上皮来源特征(如KRT14/18/19)且存在拷贝数变异的细胞,他们捕捉到了这些“非典型”肿瘤细胞亚群。
结果显示:
约 <5% 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了 免疫细胞受体(如CD3、CD14、CD45、CD68、CD69、CD74等)
这些细胞具备明显的 去分化特征
富集 NFκB信号通路
在 三阴性乳腺癌及高级别肿瘤中更常见
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免疫拟态细胞”。
进一步组织样本检测显示,在超过半数乳腺癌组织中都能观察到表达CD69的上皮细胞,且在化疗后更为明显,提示其可能是肿瘤在应激条件下的适应策略。
免疫伪装不仅能“藏身”,还能“强身”
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研究者发现:
应激或化疗刺激会 提高免疫拟态细胞的比例
这些细胞 依然保持强增殖能力
过表达CD69可 加速肿瘤生长与转移
删除CD69则能 延缓肿瘤进展
也就是说,免疫拟态不仅是伪装,更是一种 促进恶性增强的生存策略。
临床潜力:或成新型标志物与治疗靶点
该研究带来两方面重要启示:
检测免疫拟态标志物(如CD69)有望用于:
患者风险分层
化疗反应评估
复发风险预测
靶向免疫拟态细胞或可:
提高化疗敏感性
抑制肿瘤早期复发
阻断转移扩散
这一机制的确认,揭示了肿瘤逃避免疫与恶性提升的一条新通道。
小结
乳腺癌细胞通过表达免疫细胞标志物获得伪装能力,这种“免疫拟态”不仅帮助它们从免疫系统中“蒙混过关”,还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与增殖能力。未来,围绕免疫拟态细胞的检测与干预策略,有望为对抗肿瘤耐药与转移提供新的突破方向。
肿瘤不仅在增长,它在“学”——并且学得很快。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