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阿司匹林停用的研究进展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之一。术后常规进行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然而,近年来,关于PCI术后早期停用阿司匹林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8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发表了一项相关研究,为这一争议提供了新的证据。
研究背景:阿司匹林停用是否安全有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成功接受PCI治疗后,是否可以在短期内停用阿司匹林,仅使用强效P2Y12抑制剂进行单药治疗,从而避免潜在的出血风险,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现有的指南和临床实践中,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被广泛推荐,但是否可以安全停用阿司匹林,仅依靠P2Y12抑制剂,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研究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该项研究在巴西的多个中心进行,采用了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都成功接受了PCI治疗。在入院后的前4天内,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
一组停用阿司匹林,仅接受强效P2Y12抑制剂(如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单药治疗;
另一组继续进行常规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两项:一是复合终点,涵盖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紧急血运重建;二是主要出血或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

研究结果:单药治疗与双联治疗的比较
在3410名研究参与者中(单药治疗组1712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1698例),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
单药治疗组与双联治疗组在复合终点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具体而言,单药治疗组的事件发生率为7.0%,双联治疗组为5.5%,两者的绝对风险差异为1.47个百分点(95% CI,-0.16~3.10),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然而,在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单药治疗组显著低于双联治疗组,单药组为2.0%,双联组为4.9%,绝对风险差异为-2.97个百分点(95% CI,-4.20~-1.73),单药治疗具有更低的出血风险。
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为:单药治疗组有12例,双联治疗组仅有4例。
结论:阿司匹林停用的非劣效性未能确认
总体而言,该项研究未能证实强效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不劣于传统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尽管单药治疗在出血风险方面显示出优势,但在预防死亡和缺血事件方面,其效果与双联治疗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强效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并未被证明在PCI术后为有效且安全的替代方案。
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在考虑患者的出血风险时,可能有助于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