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团队颠覆经典案例:地下蚊子并非城市进化产物,而是古老血统延续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长期以来,进化生物学界普遍认为,叮咬人类的骚扰型尖音库蚊是由叮咬鸟类的指名型尖音库蚊在过去约200年间于欧洲地铁与地下室环境中快速进化而成。然而,普林斯顿大学的最新研究却彻底推翻了这一“城市化进化”范例,揭示这种蚊子的起源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地中海或中东地区。该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

重新书写进化史:人类伴生蚊子起源于古埃及
研究负责人、普林斯顿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副教授 Lindy McBride 表示,这种“地下蚊”曾在二战期间的伦敦地铁中引发轰动,因其完美适应封闭环境而被视为“现代城市进化”的经典案例。然而,对全球范围内数百只蚊子DNA的深入分析,却揭示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研究第一作者 Yuki Haba(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介绍,他们与全球约150个机构合作,收集了两种蚊型共 12,000份样本,并对其中800份进行了DNA测序。结果显示,骚扰型库蚊实际上早在 1000至1万年前 的早期农业社会中就已进化成以人类为主要宿主的类型——最有可能起源于 古埃及。
基因研究揭示:杂交有限但城市化或促融合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尽管人类型与鸟类型库蚊之间的杂交比想象中罕见,但在 大型城市 中仍有一定发生。这种基因交流可能促进了既叮咬人类又叮咬鸟类的“混合型”蚊子的出现,从而提升了 西尼罗病毒 从鸟类传播至人类的风险。
McBride指出,这一研究纠正了一个被误传多年的“教科书级”案例,同时为理解蚊类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病毒传播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了解蚊子的基因流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潜在风险。”她说。
城市化与公共卫生:新研究开启新篇章
Haba补充道,城市化可能在两种蚊型的融合中扮演关键角色,从而加速病毒“溢出”事件的发生。未来团队计划在 城市与乡村环境中进行更广泛采样,以进一步探讨杂交、城市化与人畜共患病传播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不仅改写了城市生态学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案例,也提醒人们:城市化对生物进化与公共卫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