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皮肤细胞“造卵子”?科学家突破生殖极限,为不孕女性带来新希望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搜医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六分之一的夫妻正经历生育困难。尤其是由于年龄增长、癌症治疗或卵巢早衰引起的卵子质量下降问题,成为当代女性生育的一大障碍。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女性选择晚育,而卵巢功能的自然衰退却让这一选择充满挑战。
虽然试管婴儿(IVF)技术已帮助无数家庭实现“生命奇迹”,但对于缺乏健康卵子的女性而言,想拥有与自己基因相关的孩子仍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
“体外配子发生”技术崛起:重编程皮肤细胞的新希望
近年来,生殖医学迎来了一个革命性的研究方向——体外配子发生(IVG)。该技术的设想令人惊叹:如果可以从皮肤细胞中重塑出功能性的卵子,那么许多因疾病或年龄原因失去生育能力的女性,都有望孕育出拥有自己遗传信息的孩子。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一项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团队的突破性研究。论文题为《Induction of experimental cell division to generate cells with reduced chromosome ploidy》,展示了一项被称为“有丝减数分裂(mitomeiosis)”的全新细胞分裂方式。研究负责人Shoukhrat Mitalipov教授表示:“我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细胞分裂形式,补充了自然界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这为人类生殖研究开启了全新篇章。”

细胞核移植与“减半奇迹”:卵细胞质的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首先将人类皮肤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在卵细胞质的“引导”下,外来细胞核自发丢弃了一半染色体,从双倍体(46条染色体)变为单倍体(23条染色体),仿佛重新经历了一次自然的卵子成熟过程。
然而,最初的实验中,这些“人工卵子”在受精后无法继续发育。科学家们通过加入特定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进行人工激活,使其顺利完成染色体分离,成功形成了具备发育潜能的胚胎原核。
最终,研究共生成了82个功能性卵子,其中一部分在体外受精后发育至第六天的囊胚阶段——这一阶段是试管婴儿技术中进行胚胎移植的关键节点。虽然约91%的胚胎停滞在早期阶段,但仍有9%顺利达到囊胚期,证明了该技术的潜在可行性。
“有丝减数分裂”:第三种细胞分裂方式的诞生
这项被称为“有丝减数分裂”的技术,本质上融合了克隆和减数分裂的机制。与克隆羊“多莉”的单亲复制不同,这一方法通过让皮肤细胞核在卵细胞环境下完成染色体“减半”,再与精子结合,从而形成拥有双亲遗传信息的胚胎。换言之,这项技术不仅能“制造”卵子,还能确保后代具有正常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团队形容这一过程是一场“精密的细胞舞蹈”——科学家引导细胞进行前所未有的分裂模式,为重建生殖细胞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距离临床仍有十年:挑战与前景并存
尽管成果令人振奋,研究人员强调,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至少还有十年之久。主要难点包括:
染色体异常率偏高:非整倍体仍是阻碍胚胎正常发育的主要问题;
发育效率有限:仅少数受精卵能顺利发育至囊胚期;
安全与伦理挑战:需验证长期遗传稳定性与跨伦理边界的可接受性。
Mitalipov教授指出,即便在人类自然受孕中,能发育至囊胚期的胚胎比例也仅约三分之一,染色体异常更常见于高龄女性卵子中。因此,这项技术虽然仍处早期,但其科学意义远超当前的实验成果。
从“科学幻想”到“可触未来”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聚焦如何精准控制染色体配对与分离,以提升卵子形成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他们也在优化药物分子结构,并对长期安全性展开验证。
从体外受精(IVF)的发明,到基因编辑和干细胞重编程的突破,人类在辅助生殖领域的每一次跨越,都让生命科学迈向新的高度。如今,用皮肤细胞生成卵子的研究虽然仍在实验室阶段,却让“不孕”不再意味着终结,也让延续血脉的希望重新燃起。
正如研究团队所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创造的另一种可能。”
2025-10-24
2025-10-24
2025-10-24
2025-10-24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