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数量影响健康?中国大型研究揭示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深层联系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近日,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的重磅研究揭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父母的子女数量可能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这项覆盖约 50 万名中国成年人、长达 12 年随访 的研究,是目前关于“子女数量与健康风险”最系统的分析之一。研究者通过性别分层的全表型组关联分析(PheWAS),评估了无子女、有子女及多子女个体之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差异。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全国性长期随访
本研究共纳入 512,723 名受试者(30~79 岁),其中男性 210,129 例,女性 302,284 例。在随访期间共记录 1,338,837 例新发疾病。研究团队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性别特异性的调整后风险比(aHR)及 95% 置信区间。
结果显示,子女数量与多个系统的疾病风险呈显著关联。无论是精神健康、代谢性疾病,还是部分癌症类型,子女数量的差异都可能对健康结果造成影响。
主要发现:无子女者发病与死亡风险更高
与仅有一个子女的群体相比,无子女男性在 36 种疾病中有 9 种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无子女女性在 37 种疾病中有 5 种发病风险更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
每增加一个子女,男性的精神与行为障碍风险降低 7%(aHR=0.93,95%CI:0.87~0.98)。
女性的精神与行为障碍风险下降 7%(aHR=0.93,95%CI:0.89~0.97)。
乳腺癌风险下降 18%(aHR=0.82,95%CI:0.78~0.86)。
不过,女性在生育子女较多时,患胆石症和胆囊炎的风险增加 4%(aHR=1.04,95%CI:1.02~1.07),提示多次妊娠可能带来一定代谢负担。
死亡率分析:子女越多,寿命可能越长?
在 28 万余名随访对象中,共记录 44,533 例死亡。无论男女,无子女者的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有子女者:
男性:aHR=1.37(95%CI:1.28~1.47)
女性:aHR=1.27(95%CI:1.15~1.41)
此外,每增加一个子女,男性总体死亡率下降约 4%(aHR=0.96,95%CI:0.95~0.98)。对于女性而言,拥有 3~4 个子女时死亡风险最低,呈现非线性关系(P<0.0001)。
潜在机制:心理、社会与生理多重因素叠加
研究团队指出,生育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健康:
心理层面:有子女者的社会联系更紧密,孤独与抑郁风险较低。
行为层面:父母通常更倾向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照顾家庭。
生理层面:妊娠及哺乳可引发激素和免疫系统的长期调节,影响疾病易感性。
不过,生育带来的负担如睡眠不足、压力升高,也可能对部分健康指标产生负面作用。
研究局限:仍需更多验证与长期观察
作者也强调,本研究存在若干局限性:
子女数量数据来源于自填问卷,可能存在回忆偏倚。
数据仅在基线时收集,未追踪随访期间的变化。
未完全排除社会经济、文化及生理差异的影响。
缺乏门诊病例数据,可能低估部分轻度疾病的患病率。
无子女样本量较小,且未区分“不孕不育”与“主动选择不生育”的群体。
因此,研究结果在推广至更广人群时仍需谨慎。
结论:家庭结构或是健康的重要参考因素
这项中国大型前瞻性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子女数量与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多维关联。总体来看,适度的生育数量与更低的精神疾病、癌症及死亡风险相关。
研究团队呼吁,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背后的社会、心理与生理机制,以便在公共健康政策中纳入“家庭因素”考量,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2025-10-22
2025-10-22
2025-10-22
2025-10-22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