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情绪障碍的研究突破: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在发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卒中(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同时也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卒中后常伴随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其中包括运动并发症以及认知和情绪障碍等非运动性并发症。卒中后情绪障碍(PSED)已被证实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卒中复发和死亡的风险。然而,PSED的具体病理机制仍未得到全面理解,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靶向治疗手段,导致临床治疗策略尚显有限。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交互机制:Lcn2在PSED中的关键作用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的高郑润教授团队在《Neuron》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提出了外周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交互机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释放的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强调,外周免疫细胞在卒中后如何穿越破损的血脑屏障(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释放Lcn2引发神经炎症,从而导致情绪障碍。
研究表明,Lcn2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一过程被认为是PSED的关键机制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动物模型和人类队列数据,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在卒中后情绪障碍(PSED)中的特异性调控作用。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的潜力:缓解情绪障碍的新思路
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能够通过抑制Lcn2的释放来有效缓解PSED。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能够通过电流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从而影响免疫反应和神经修复。研究团队的实验结果表明,tDCS可以显著降低Lcn2的水平,并且在缓解情绪障碍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
这些研究为卒中后情绪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神经免疫环境的调节方面。tDCS的应用为卒中患者带来了新的非药物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传统治疗手段的效果。
卒中破坏血脑屏障后的免疫反应:揭示PSED的发病新机制
研究进一步指出,卒中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使得外周免疫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可以侵入大脑,引发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卒中后情绪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团队提出,在血脑屏障受损的情况下,外周免疫细胞通过释放NET,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从而引发情绪障碍,这一过程可能是PSED的核心病理机制。
结语:神经免疫调节的新治疗方向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卒中后情绪障碍的独特病理机制,并突显了外周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提出,通过改善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和调节免疫反应,尤其是通过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如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有效缓解卒中后的情绪障碍。这为未来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可能性。
2025-10-17
2025-10-17
2025-10-17
2025-10-17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