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使用与肠道菌群长期效应:mSystems研究揭示关键关联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全球约10%的人口患有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此外,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正在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mSystems》上的一项研究重点探讨了药物使用对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来自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科学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揭示了一些药物对肠道菌群具有深远影响,为个性化医疗和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为肠道菌群研究揭开药物使用长效影响
药物使用是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药物长期使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仍未被深入研究。此次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电子健康记录(EHR)结合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数据,首次对多种药物对肠道菌群的长效影响进行了系统性评估。
研究方法:数据整合与宏基因组分析
实验对象:
样本来自爱沙尼亚微生物组队列(EstMB)中的2509名参与者,年龄跨度为23至89岁。
其中,328名参与者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4年后额外提供了第二份粪便样本。
研究步骤:
药物记录:通过EHR提取过去五年内参与者药物使用历史,涵盖处方药购买数据。
样本采集与处理:粪便样本采集后迅速冷冻并保存于-80℃条件下,随后使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提取微生物DNA。
宏基因组测序:利用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进行测序,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mOTUs)。
数据分析:采用R软件对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药物使用与微生物组的关联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药物使用对肠道菌群的长期效应
研究显示,186种药物中有167种(89.8%)与肠道菌群多样性或特定菌种丰度显著相关。以下药物类别影响尤为明显:
β受体阻滞剂: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组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效应可在停药3年以上仍被检测到;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多样性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78种药物(41.9%)显现了长期效应,即药物使用的影响在多年后仍未消退。例如:
苯二氮䓬类药物:累积使用的药物量越多,对肠道菌群影响越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长期效应可能持续超过3年。
通过对随访样本的分析,研究验证了药物启动和停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药物使用的长期效应及其持久性。
研究意义:从肠道菌群角度理解药物使用
评估疾病关联时的重要性:
在探索疾病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时,必须考虑个体药物使用历史。药物的长效影响可能成为一个隐藏的混杂因子,尤其对于慢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研究。
药物影响宿主健康的间接路径:
药物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代谢功能和免疫调控。这提示了肠道菌群或为影响药物治疗的潜在调节因素。
个性化医疗的新方向:
研究结果为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药物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开发针对性策略以优化疾病治疗。
未来展望:探索更多药物与菌群效应
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对不同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具体影响进行探索,包括:
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因人而异效应;
调节肠道菌群以优化治疗方案和减轻副作用的策略;
长期监测药物使用对微生物组稳定性的影响,尤其在人群健康管理中。
总结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这一研究首次全面评估了多种药物对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揭示了药物使用的深远效应。这些发现不仅为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研究提供了新的洞察,还为未来个性化医疗和药物调控方案指明了方向。科学家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关键药物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优化疾病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