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认知行为疗法显著改善慢性疼痛,研究凸显推广潜力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慢性疼痛已经成为全球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尤其是持续超过3个月并导致生活或工作能力受限的高影响性慢性疼痛(HIPC)。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和可及性不足,认知行为疗法(CBT)作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日益受到关注。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RESOLVE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远程认知行为疗法(CBT-CP)可以显著改善高影响性慢性疼痛人群的症状,并在长达12个月的随访中维持疗效。
研究目的:探讨远程CBT-CP的治疗效果
RESOLVE研究旨在评估两种远程CBT-CP干预方式:一是由健康教练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指导,一是利用在线自主学习平台painTRAINER。研究对比这些远程方案与常规治疗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相关功能及生活质量上的效果,为远程慢性疼痛管理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与研究设计:3组对比方案
受试者筛选与分组
研究共纳入了来自美国4个医疗中心的2331名受试者,符合以下特征:
年龄≥18岁;
诊断明确的高影响性慢性疼痛;
平均疼痛评分记为基线,并使用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评估标准。
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进行对比:
健康教练干预组: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完成8节一对一指导课程;
painTRAINER组:在线学习自助CBT-CP课程,包含8节课;
常规治疗组:收到慢性疼痛管理资源指南,同时继续常规治疗。
主要与次要结局
主要结局:研究后3个月疼痛严重程度评分相对基线下降≥30%(MCID)。
次要结局: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疼痛有关功能、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等指标变化,以及患者自评疗效。
研究结果:远程CBT-CP显著改善疼痛程度
主要结局:疼痛明显缓解
3个月时结果:
painTRAINER组:26.6%的受试者疼痛评分下降≥30%;
健康教练组:32.0%的受试者疼痛评分下降≥30%;
常规治疗组:20.8%的受试者疼痛评分下降≥30%。
与常规治疗相比,健康教练组的改善最为显著(RR=1.54),而painTRAINER组也表现出明显疗效(RR=1.28)。
随访结果:疗效持续存在
在6个月和12个月时,两个CBT-CP干预组相比常规治疗组,疗效差异仍然显著;
painTRAINER组与健康教练组之间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次要结局
在改善疼痛相关功能、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远程CBT-CP干预优于常规治疗;
疗效在12个月内稳定持久。
病例完成率与安全性
学习完成率
painTRAINER组:68%的受试者至少完成1节课程,43%的受试者完成了至少6节课(达到治疗剂量);
健康教练组:85%的受试者完成了至少1节课程,70%的受试者完成至少6节课程。
安全性评估
没有发现与CBT-CP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3组间住院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表明远程干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解读:远程认知行为疗法在农村和资源有限地区的潜力
优势与意义
提供医疗资源覆盖:远程CBT-CP弥合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治疗差距;
高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通过持续远程干预显著提高疼痛评分,与传统线下治疗方法相比简便有效;
成本低且依从性强:在线课程和远程健康教练结合,不仅降低干预成本,也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依从性。
扩展应用空间
研究表明,远程CBT-CP方案具有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潜力,尤其适用于高影响性慢性疼痛的管理,为远程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未来方向:优化远程医疗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远程CBT-CP治疗效果,未来研究可以聚焦以下方向:
长期效果的持续监测:探索如何延续干预后12个月以上的疗效,建立长期支持系统;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疼痛类型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开发针对性课程并优化干预策略;
整合远程监测技术:通过结合智能设备进行疼痛评分采集与行为反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结语
此次RESOLVE随机临床试验验证了远程认知行为疗法显著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并为高影响性慢性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全国范围推广这一方案不仅可以弥补医疗资源缺口,提高治疗公平性,还能优化高影响性慢性疼痛的管理效果,为患者带来切实的健康改善。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