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肾损害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可见多种不同的肾损害,既可以是疾病本身所引起,也可以是由治疗疾病的药物所引起。最常见的病变为膜性肾病、继发性淀粉样变、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炎、类风湿血管炎及镇痛药所引起的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犯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疼痛、晨僵、关节畸形和活动困难等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类风湿尘肺
类风湿尘肺,又称卡普兰(Caplan)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尘肺综合征、硅沉着病关节炎等。1953年英国的Caplan发现尘肺煤矿工人合并有类风湿关节炎。Miall(1955)对15岁以上男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因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尘肺的致病起重要作用。
类鼻疽杆菌肺炎
类鼻疽杆菌肺炎即惠氏杆菌肺炎,是由于类鼻疽假单胞杆菌入侵人体引起的疾病。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染。急性感染时大多数病灶发生在肺部。人群对类鼻疽杆菌普遍易感。相关症状有头痛、胸痛、咳嗽和呼吸急促等。潜伏期一般为4~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长达20年后发病。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据血清学调查,流行地区的人群6%~20%存在隐性感染。男多于女,认为与职业接触有关。
类鼻疽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人类与动物的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为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有症状或无症状。大多伴有多处化脓性病灶。主要见于热带地区,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人群对类鼻疽杆菌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有长达20年后发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
雷诺病
雷诺病是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局部缺血为特征的疾病典型表现为四肢末端皮肤苍白、青紫,继之皮肤发红大多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敏感性等因素有关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为主
雷暴哮喘
在雷雨天气期间或紧随其后出现的哮喘群体暴发现象常见症状包括呼吸不畅、气短、喘息、咳嗽和胸闷等雷暴天气导致空气中花粉、真菌孢子等过敏原浓度急剧上升,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应及时采用药物控制症状,例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氯雷他定等
勒夫勒心内膜炎
勒夫勒心内膜炎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或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病等。患者多为热带、亚热带贫苦地区中年人,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心脏及病变严重程度。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多数病例可作出诊断。早期病例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老年癫痫
成年期起病的癫痫称晚发性癫痫。临床上多选择20岁作为其年龄起点,而将60岁以上发生癫痫者称为老年晚发性癫痫或老年性癫痫。老年人癫痫多为继发性,其病因诊断、治疗等均与其他年龄组癫痫不尽相同。
老年自发性气胸
胸膜因病变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沟通,气流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之为气胸。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肺或胸膜病变,常见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疾病并发肺大疱,当肺内压急剧升高时肺大疱破裂,即发生气胸。老年自发性气胸还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化脓性肺炎并向胸膜腔溃破,即发生脓气胸;肺癌或肺结核空洞侵蚀胸膜时亦可发生气胸。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