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相似,但在本质上缺血性心肌病(ICM)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卒中的20%,发病高峰年龄在60~69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小时至3天达到高峰,约20%的患者病前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老年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由异位起搏点提早发出冲动所引起的心脏搏动。按起搏点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区性,两者又统称室上性,还有室性期前收缩。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老年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老年脑栓塞
老年人脑栓塞指脑动脉被进入血液循环的栓子堵塞所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的15%~20%。其发病年龄跨度较大,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者以中青年为多,冠心病及大动脉病变引起者以老年为多。患者常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伴有症状性癫痫发作,且在动脉源性脑栓塞中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前者脑电图异常率也较高。常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
老年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在非外伤性脑出血中,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系某种原发性血管病变所致的脑出血,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等。原发性脑出血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的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高血压病导致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又称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或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人中更为多见。
老年扩张性心肌病
老年人扩张性心肌病(DCM)为心肌病的主要类型,既往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特点为左心室或右心室明显扩大或双心室扩大,多数以左心室扩大为主。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20~49岁住院年龄最多,约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家族史。
老年酒精性心脏病
老年人酒精性心脏病是长期过度饮酒引起,以心脏排血量降低为特征的心肌病。在戒酒后心脏收缩功能可以明显改善,而且其病变也不仅限于心肌。曾被称为慕尼黑啤酒心脏、酒精诱发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脏病等。
老年静脉血栓症
静脉血栓症有两种:一是血栓性静脉炎,它是指炎症为首发而血栓形成是继发的。另一个是静脉血栓形成,它是指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的。但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老年人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易产生致命性肺栓塞,值得重视。
老年结肠憩室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环形肌层的缺损处疝出而形成的憩室样病变。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好发的部位是结肠,其次是十二指肠。
«
1
2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