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的重症监护

关键词: #运动
关键词: #运动
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APE)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肺间质和肺泡内液体的积聚,导致氧合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心源性因素(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和非心源性因素(如感染、肺炎、毒物吸入等)。由于其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往往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
病因与病理生理
急性肺水肿可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类。
1. 心源性肺水肿:通常由于左心室功能不全、心脏负担增加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造成液体从血管漏出,积聚在肺间质和肺泡中。
2. 非心源性肺水肿:主要由各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药物反应、重症创伤、肺炎等。这类肺水肿常伴有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泄漏。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胸痛、心悸和乏力。体征方面,常见肺部啰音、喘鸣和严重的低氧血症。在重症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紫绀、意识模糊等症状。
检查手段
诊断急性肺水肿往往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
1. 胸部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或CT可见肺部浸润影、心脏扩大等。
2.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
3.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判定心源性病因。
4. 实验室检查:包括BNP(脑钠肽)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心源性肺水肿。
重症监护中的管理
1. 呼吸支持
急性肺水肿患者常需要早期给予氧疗,氧合不佳或重度呼吸窘迫患者应考虑使用无创通气(NIV)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目标是改善氧合和通气,降低呼吸工作量。
2. 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呋塞米(Lasix),通常是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首选药物,能够快速减少肺水肿,改善呼吸功能。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尼莫地平等,能够降低前负荷和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地高辛等,适用于心源性肺水肿患者。
3. 监测与评估
重症监护病房内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包括生命体征、氧合水平、尿量和液体平衡等。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静脉血栓预防
由于急性肺水肿患者处于重症状态,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因此早期应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和压迫装置。
Conclusion
急性肺水肿是一种需要在重症监护下密切管理的严重病症。通过及时的识别、适当的呼吸支持、药物干预和持续的监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