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3次阅读
1.
结肠癌(结肠和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筛查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结肠癌的筛查方法、筛查的适应人群及筛查的频率等内容。
2. 筛查的重要性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因此定期筛查可以帮助在无症状时发现潜在的癌变或前期病变,如腺瘤性息肉。根据研究,早期发现的结肠癌治疗效果显著更好,因此,筛查是降低结肠癌相关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3. 筛查方法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结肠癌筛查,主要包括:
3.1 粪便隐血测试(FOBT)
粪便隐血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筛查方法,它能够检测粪便中是否含有看不见的血液。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该测试。
3.2 免疫化学粪便测试(FIT)
免疫化学粪便测试和粪便隐血测试类似,但它更加特异,能够检测到癌症相关的特定蛋白质。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3.3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通过一种长而灵活的管子(结肠镜)检查结肠内壁的情况,能够直接观察到息肉或其他异常生长。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若结果正常,建议每10年进行一次。
3.4 CT结肠成像
CT结肠成像是一种较新的筛查方法,它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生成结肠的图像,能够识别腺瘤和癌变。通常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
3.5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是一种没有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患者吞下一个小胶囊,胶囊内置有相机,可以拍摄结肠内的图像。此方法不常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会被使用。
4. 筛查的适应人群
年龄因素: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进行筛查。一些指南建议高危人群(如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等)可在更早的年龄开始筛查。
家族史: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当提前筛查,并增大筛查的频率。
既往病史:有腺瘤性息肉或结肠疾病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5. 筛查频率
粪便隐血测试和免疫化学粪便测试:通常每年一次。
结肠镜检查:无风险人群一般每10年一次;高风险人群可根据医生建议缩短为每3-5年一次。
CT结肠成像:通常建议每5年一次。
6. 结论
结肠癌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结肠癌的有效手段。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的年龄、家庭历史和健康状况,咨询医生,制定合适的筛查计划。及时进行筛查,能够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健康保驾护航。通过良好的筛查习惯,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