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检查
治疗
慢性肾脏病筛查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因此,早期化验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到早期检查,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筛查,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根据病情);如果已经有某些症状,则应当及时或尽早去医院做较全面的检查。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超声检查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lymphocystic tuyroditis,CLT)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noto thyroditis,HT)是日本人桥本发现而命名的。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男女之比为1:20。患者常常无任何症状,仅仅在查体时偶然被发现。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甲状腺抗原特异性T细胞被激活,T细胞诱导B细胞分泌甲状腺抗体。当抗体明显升高,对甲状腺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细胞凋亡。早期甲状腺正常,或轻度增大,后期甲状腺纤维化,最终萎缩。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并存,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故正确认识并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脉率
脉率指动脉搏动的频率脉率检测能够反映每分钟动脉搏动的次数、强弱,间接反映心率可以评估人体基本生命体征,诊断、评估相应器官系统疾病临床主要关注脉率数值及脉搏强弱
脉搏
血管跳动产生的动作可以初步判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临床通常检查手腕拇指侧的桡动脉心律失常、动脉硬化、低血压等疾病可能导致脉搏异常
麦考酚酸血液浓度检测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种真菌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口服给药在体内代谢为麦考酚酸(mycophenolic,MPA),吸收迅速,循环血液中测不出吗替麦考酚酯。血浆药物浓度在1小时左右达峰值。常用于肾移植和其他器官的移植,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麻疹病毒抗体
麻疹是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儿童,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病毒抗体(measles virus antibody)是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免疫球蛋白M)和IgG(免疫球蛋白G)。麻疹病毒产生的IgG抗体能够对机体产生牢固的免疫力。麻疹病毒抗体IgM在感染麻疹病毒后5~20天最高,测定血清麻疹病毒抗体IgM是诊断麻疹的标准方法。
麻疹病毒IgM测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WHO已把麻疹列为第3类消灭的急性传染病,我国也提出控制麻疹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免疫接种率。虽然麻疹疫苗的问世使麻疹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由于麻疹是一种人类和灵长类共患的疾病,并且还有病毒变异、慢性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等不确定因素存在,决定了麻疹这一疾病将长期伴随着人类。麻疹病毒感染人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类别是IgM抗体,所以常以检测急性期IgM抗体作为早期诊断麻疹病毒感染的理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 IgM 抗体,在麻疹流行病学及与风疹的鉴别诊断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麻风杆菌镜检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形态上麻风杆菌与结核杆菌酷似,具有明显的抗酸染色特性,常在患者溃破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是至今惟一仍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患者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患者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常采用标本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即麻风杆菌镜检,从皮疹、眶上、耳垂、颧部及颏部等处取组织液,涂抹在玻片上形成一圆形薄膜,干燥固定后用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查麻风分枝杆菌,分枝杆菌染成鲜红色,背景为浅蓝色,细胞呈蓝色。
M型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心动图是采用单声束扫描心脏。将心脏及大血管的运动以光点群随时间改变所形成曲线的形式显现的超声图像。M型超声心动图为探头相对同定于胸壁,心脏或大血管在扫描线所经部位下作来回或上下运动而形成;由于它显示心脏血管的运动,故根据英文运动的第一个字母“M”而命名为M型超声心动图。当M型取样线同时依次穿过心房、心室的时候,可以了解心肌活动能力,并可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M蛋白
M 蛋白(monoclonal protein,MP) 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单克隆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异常增殖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空间构象及电泳特性。因临床上多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及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mapathies)患者的血或尿中,故称之为“M 蛋白”。M蛋白是什么M蛋白是一种异常免疫蛋白,主要来源于浆细胞、B淋巴细胞,其阳性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等。检测M蛋白,一般通过蛋白电泳、免疫电泳、血清Ig定量、尿本周蛋白检测等方法。M蛋白还和许多的超敏反应疾病有关,M蛋白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因M蛋白与心肌、肾小球的基底膜有共同的抗原,故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
1
2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
249
250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