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男性尿道癌
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尿道癌有多种病理学类型,包括鳞癌、移行细胞癌和腺癌,以鳞癌多见。尿道癌伴有尿道狭窄多见于尿道球部。男性尿道癌无种族间差异,原发性男性尿道癌的组织类型按其起源部位而不同,发生部位于球部尿道占60%,阴茎部尿道占30%,前列腺尿道占10%。组织类型鳞癌占80%,移行上皮癌占15%。腺癌和未分化癌起源于尿道球腺或Littre腺,仅占5%。本病发病年龄13~91岁,绝大多数超过50岁。早期即可有尿道流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肿瘤增大,也会引起排尿困难。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以往被称为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缓慢致死性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但仍较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见,是胸膜原发肿瘤中最多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与侵袭行为有关,它通常局部侵袭胸膜腔及周围结构。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
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进行性气促、咳嗽、胸腔积液等多与接触石棉、电离辐射、基因突变等有关早期病变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病变以化疗、放疗等方式治疗
弥漫型间皮瘤
概述弥漫型间皮瘤是一种好发于胸膜、腹膜,显示间皮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少数病例也可发生于心包膜、睾丸鞘膜和女性生殖道,肿瘤呈弥漫性生长。
梅克尔细胞癌
梅克尔细胞癌又名皮肤小梁状癌、原发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皮肤原发性小细胞癌及皮肤APUD瘤。1972年首先由Toker报告。最新研究发现大约80%的梅克尔细胞癌与梅克尔细胞多瘤病毒感染相关,20%的梅克尔细胞癌未发现梅克尔细胞病毒感染,提示梅克尔细胞癌还有其他致病因素。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又称脉络丛上皮瘤(epithelioma of choroid plexus)或脉络丛腺瘤(adenoma of choroid plexus),是起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的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以10岁以下儿童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脑积水。在儿童以幕上、特别是侧脑室三角区多见,成人主要位于第四脑室和CPA(小脑脑桥角)区,位于第三脑室和大脑凸面者少见。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0.4%~0.6%,神经上皮肿瘤的1.7%~2.0%,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4%。脉络丛乳头状瘤多在脑室内、乳头状或结节状、色灰红或粉红、与脑组织分界清楚、不侵入脑组织、质硬易撕碎、易脱落,很少发生囊变和出血坏死。具有特征性的纤维血管中心和明显的纤维型神经胶质细胞结构(与室管膜瘤鉴别),角蛋白和白蛋白阳性。可沿脑脊液播散,约10%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可癌变(脉络丛乳头状癌即间变性乳头状瘤占10%~20%,呈浸润性生长,有局限性坏死、肿瘤细胞异型性,但多保持其乳头状结构的特点),少数可恶变为乳头状癌。
Meckel腔脑膜瘤
Meckel腔脑膜瘤(Meckel's cave menigiomas)是指原发于Meckel腔内的脑膜瘤(谓之原发性Meckel腔脑膜瘤)或由邻近Meckel腔的颅底硬膜起源的脑膜瘤侵入至Meckel腔内者(谓之继发性Meckel腔脑膜瘤)。
滤泡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follicular adenocarcinoma)指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肿瘤,属于甲状腺癌。发生于年龄较大者相对较多,确诊时一般年龄在50~58岁。甲状腺癌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70%~80%)、滤泡状腺癌(5%~20%)。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缓慢,属低度恶性,易经血行转移。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胚胎时期发育异常,颅咽管残存的上皮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常见症状为发育迟缓、尿崩症、视力视野障碍等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发多起源于颅咽管的胚胎残余鳞状上皮手术是颅咽管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颅内肿瘤性出血
颅内肿瘤性出血(hemorrhage of intracranial tumor)又称脑肿瘤卒中或脑瘤卒中,是指颅内肿瘤生长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发生肿瘤出血并扩展至周围脑组织、蛛网膜下腔或硬膜下者,表现为脑内血肿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和体征者。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