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内生性软骨瘤
内生性软骨瘤若发生在骨内称为中心型,发生在骨表面称为边缘型(骨膜软骨瘤)。本病可以是单一病灶,也可以是多发病灶(内生软骨瘤病)。本病也可伴有软组织血管瘤(Maffucci综合征)。单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生长缓慢,体积小,可长期无症状。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在幼儿期即有症状和体征,导致肢体短缩和弯曲畸形。
脑血管母细胞瘤
发生在颅内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可出现头痛、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小脑损伤症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中部分类型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少数类型可辅助放疗
脑膜转移瘤
脑膜转移瘤(meningeal 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脑脊液种植播散等途径累及脑膜或邻近肿瘤的直接侵犯脑膜的一种严重疾患,主要包括硬脑膜转移瘤和软脑膜转移瘤两大类。二者在临床上各有特点,可同时发生或分别出现,均为恶性肿瘤晚期累及脑膜的表现。1.硬脑膜转移瘤(dural matastasis,DM)硬脑膜转移瘤可见于8%~9%的晚期癌症患者,其中约半数仅累及硬脑膜,原发灶以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常见。近年来,随着癌症综合治疗效果的改善、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硬脑膜转移瘤的发现率呈增加趋势。由于部分硬脑膜转移瘤患者同时合并脑实质转移或软脑膜癌病,另有部分患者并不出现症状而漏诊,还有部分患者因酷似脑膜瘤的占位性病变或合并硬膜下血肿而误诊,故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2.软脑膜转移瘤(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软脑膜转移瘤是全身癌症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其原发灶多为肺癌、乳腺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肿瘤细胞侵犯软脑膜并随脑脊液循环弥漫性或多发性种植生长。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分析,主要治疗策略有鞘内或全身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姑息性治疗,目前新型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疗法有望为改善LM的预后带来新希望。
脑膜肉瘤
脑膜肉瘤(meningeal sarcoma)是一类起源于脑膜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属间质性非脑膜上皮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7%~3%。脑膜肉瘤以婴儿和年幼儿童好发,肿瘤质软而脆,浸润生长,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脑膜直接侵犯颅骨、鼻窦、脑实质或发生远处转移。脑膜肉瘤并一种独立类型的肿瘤,而是一类起源于脑膜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的总称,主要包括如下肿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原发脑膜肉瘤病(指由恶性梭形细胞和间质肿瘤细胞弥漫性侵犯软脑膜,缺乏局部肿块的肉瘤样疾病)。
脑膜瘤
起源于蛛网膜的肿瘤,多为良性可出现头痛、肢体抽搐和偏瘫等症状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疗及其他方法总体预后较好
脑瘤
脑瘤(brain neoplasms)又称脑肿瘤、颅脑肿瘤或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外周神经、脑膜和生殖细胞的肿瘤,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蝶鞍区的颅咽管瘤与颗粒细胞瘤,以及转移性肿瘤。脑瘤头疼和普通头疼区别脑瘤头疼和普通头疼的区别可以结合疼痛时间、相关不良反应等因素来进行区别。1.疼痛时间:脑瘤所引起的头疼可能是持续并且有规律性的,通常在平卧体位时疼痛较为剧烈,并且不能自发缓解,随着时间的增长,疼痛可能会加剧。而普通头疼可表现为间断、阵发性的,并且随着休息或睡眠可能会自发缓解。2.相关不良反应:脑瘤引起的头疼可能会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比如视线模糊、喷射性呕吐、昏迷、听力下降等,而普通性头疼并不会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并且在给予治疗后疼痛便会逐渐缓解。脑瘤引起的头疼通常在服用止痛药后并无明显效果。建议头痛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脑瘤二级是什么程度脑瘤通常指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颅内肿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可以分为一至四级。脑胶质瘤二级恶性程度较低,属于低度恶性肿瘤。1.一级以毛细胞型胶质星形细胞瘤为主,临床上可以治愈。2.二级一般星形细胞瘤或者星形少突细胞瘤,恶性程度低,是低度恶性肿瘤,积极治疗后预后也还可以。3.三级胶质瘤主要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4.四级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属于恶性肿瘤。对于脑胶质瘤二级的病人,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较好。出现脑胶质瘤时,需积极进行诊治。颈椎病头疼和脑瘤疼的区别有什么颈椎病头疼和脑瘤疼的区别包括疼痛部位、伴随症状、脑神经功能是否受损等。1.疼痛部位:颈椎病头疼的部位主要位于后枕部,主要是由于颈椎病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肿瘤疼痛部位不局限于后枕部。2.伴随症状:颈椎病头疼时常伴有患侧上肢放射性疼痛,不伴有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脑瘤疼痛的时候不会出现患侧上肢放射性疼痛,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等。3.颅内神经功能是否受损:颈椎病一般不会引起脑神经功能受损,而颅内肿瘤发病时随着肿瘤的不断地增大,可能会引起颅内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可以出现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出现颈椎病或脑瘤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胶质细胞瘤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的区别脑膜瘤和脑胶质瘤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颅内肿瘤。1.脑膜瘤: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和脑膜间隙的肿瘤,通常瘤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但本病复发率较高,需定期复查。2.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也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等类型。其恶性程度一般比较高,并且容易出现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一般手术很难完全切除,术后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预后通常比较差。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脑胶质瘤的克星是什么脑胶质瘤并不存在所谓的克星,此病的病因不明,患者遵医嘱采取手术治疗、放化疗及其他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只有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1.手术治疗: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肿瘤切除术以及病理活检等方式进行处置。2.放化疗:胶质瘤术后放疗、化疗非常有必要。此外,对于患者自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采取放射治疗。3.其他治疗:如电场治疗,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对于控制病情也有一定的帮助。建议发现胶质瘤的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有什么区别?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没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可视为同一种疾病。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在临床上可以认为是同一种疾病,没有明显差别。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以分为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神经胶质瘤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辅助以放化疗。建议发现神经胶质瘤的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脑干肿瘤
起源于脑干的肿瘤,可引起多种脑功能障碍,以胶质瘤最为常见常表现为嘴歪眼斜、呛咳、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运动不协调等尚不清楚,胶质瘤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脑干胶质瘤
起源于脑干的胶质瘤,可引起多种脑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嘴歪眼斜、呛咳、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运动不协调等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男性乳腺癌
来源于男性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主要症状是乳房无痛性肿块,可发生在乳头深面或乳晕周围,质硬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高雌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有关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多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模式
«
1
2
...
36
37
38
39
40
41
42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