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肾上腺转移癌
概述肾上腺是转移癌的最好发部位之一,转移性肿瘤占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绝大部分。恶性肿瘤可通过直接扩散或淋巴、血行转移至肾上腺,原发肿瘤最多见来自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且转移癌多表现为双侧性。有原发癌的表现,少数合并肾上腺功能低下。
肾上腺意外瘤
肾上腺意外瘤是指在体格检查或检查非肾上腺疾病时经由腹部影像检查意外发现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患病率也随之上升,60~70岁的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6%。男女性别无差异。肾上腺意外瘤是什么肾上腺意外瘤是指因与肾上腺无关的疾病或健康体检时行影像学检查而意外发现的肾上腺肿块,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意外发现的肾上腺部位肿瘤越来越多见,通常把直径>10mm的肿块称为肾上腺意外瘤。肾上腺意外瘤的患病率为1%~8.7%,平均为2%,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无性别差异。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人群中肾上腺意外瘤也增加。儿童和青少年中则罕见。发现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肾上腺腺瘤
是发生于肾上腺皮质细胞的一类肿瘤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也可无任何症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发育异常、内分泌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肾胚胎瘤
肾胚胎瘤也称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由肾内残留的胚基组织发展而来,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幼儿时的腹内常见肿瘤。在幼儿的各种恶性肿瘤中,本病约占1/4,最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3~5岁发病率显著降低,5岁以后则少见,成人罕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为一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约10%左右。肿瘤成分多样,除见胚基细胞呈巢状排列,及形成幼稚的肾小球或肾小管结构外,间质中可见疏松的黏液样组织,有时还可见到横纹肌、软骨、骨或脂肪组织。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位于11p13的WT-1基因的丢失或突变有关。
肾母细胞瘤
是1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肾脏肿瘤无痛性腹部包块是最常见表现,可能有腹痛、血尿、高血压预后较好,术后大多可临床治愈多见于2~3岁儿童
肾集合管癌
来源于肾Bellini集合管远段的恶性上皮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肾癌
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大多数无症状,进展期少数患者可有血尿、腰痛和腹部包块等表现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肥胖等相关早期肾癌首选手术治疗,晚期肾癌可选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疗法
神经纤维肉瘤
概述神经纤维肉瘤是较少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好发部位多在头颈部、臀部、四肢及腹膜后等。一般为无痛瘤肿块,发展不快。部分病例可有患肢疼痛,而后出现肿物及受累神经功能障碍。病程较长,切除后易复发。恶性程度高的神经纤维肉瘤易出现溃破出血。
神经鞘源性肿瘤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大致分为神经细胞系和神经鞘系两类。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均属于神经鞘系的良性肿瘤。通常神经鞘瘤是具有包膜的单发肿瘤,生长缓慢,很少恶变,发生钙化者亦少见。而神经纤维瘤无包膜,易恶变,有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根据胸壁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组:①神经鞘源性肿瘤:即良性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恶性神经鞘瘤,90%的神经鞘源性肿瘤为良性。一般发生于肋间神经,多见于青年人。②交感神经及神经节肿瘤: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交感神经链,常见于儿童。③副交感神经节组织的肿瘤:副交感神经瘤,嗜铬细胞瘤。好发于成年人,可合并内分泌异常。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2%~4%,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占3%~12%。成人多见,好发于中年前后,平均发病年龄为38~45岁,男性多于女性,有报道男女之比为2:1。80%以上的少枝胶质细胞瘤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内,以额叶最多见,约占半数,其次为顶叶、颞叶,侧脑室及后颅窝内少见。
«
1
2
...
30
31
32
33
34
35
36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