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正常情况下,口腔、肠道和阴道都有厌氧菌存在,若正常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血液供应差或组织坏死),厌氧菌则可以经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内引起感染。需氧和厌氧菌常可发现于同一部位,因此感染可能是混合性的,只因为厌氧菌培养须有特殊条件,临床上经常被忽视。实际上,厌氧菌可能是胸膜腔和肺、腹腔内、妇科、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及菌血症的常见病原菌。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是一种具有多种结缔组织病的混合临床表现为特征,并存在高滴度抗U1-RNP抗体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多关节炎、雷诺现象、手指肿胀、肌炎、食管功能障碍等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混合型RTA)是Ⅰ、Ⅱ型RTA并存,兼有Ⅰ、Ⅱ型RTA的临床表现。有人将本型分为混合型和Ⅲ型RTA两种。认为混合型兼有Ⅰ、Ⅱ型RTA两者之临床特征,被称为Ⅱ型RTA的亚型。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目前认为,混合型慢性高原病(mixed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是既有低氧性红细胞增生过多,又有肺动脉高压所致高原心脏病为表现的慢性高原病。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多发生于久住高原的平原移居者及少数世居者,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少见。据报道,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世居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喜马拉雅山地区世居者,推测认为,可能与人群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居住时间要比安第斯高原较长有关。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以中-小型血管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温条件下可逆沉淀的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通常分为三型:I型由单一的单克隆Ig组成.可为IgM、IgG、lgA或本琼斯蛋白;Ⅱ型由单克隆lg(IgM或lgG或IgA)和多克隆Ig(主要是IgG)混合组成;Ⅲ型为混合多克隆型,约占总数的50%。由多株多克隆的Ig组成IgM-IgG、IgM-lgG-IgA等复合物,均具有RF活性。Ⅱ型和Ⅲ型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MC)与传染性、免疫性及肿瘤性疾病相关。
混合型高脂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高脂血症的一种临床类型,它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即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甘油三酯>1.84mmol/L(160mg/dL)。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病人比单纯胆固醇升高更危险,且更难治疗,单用一种降脂药治疗难以使血脂水平达标,常需联合不同机制的降脂药进行治疗。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防治血脂异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型高脂血症是什么意思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升高的一种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会更大,需要积极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是高脂血症的一种临床分类,是指同时出现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6.2mmol/L和甘油三酯水平≥2.3mmol/L,均高于正常值范围。相对于单纯的高胆固醇血症或者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也会更难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控制血脂。
混合型便秘
混合型便秘(mixedconstipation,MC)(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性便秘,STC+OOC)为同时具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及出口梗阻性便秘临床特点的一种便秘类型。多属于顽固性便秘,兼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及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表现。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约有1/5的便秘患者为混合型便秘患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青年女性及老年人。
惠普尔病
惠普尔病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疾病。男女发病之比为(4~8):1,以30~50岁发病者为多,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其临床特征为小肠吸收不良、发热、皮肤色素沉着、贫血、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胸膜炎、瓣膜性心内膜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907年惠普尔(Whipple)首次报道本病,并描述了其临床特征及小肠、淋巴结的病理改变。
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和肝脾肿大,重症可有黄疸和出血倾向。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回归热和间歇热的区别回归热和间歇热,可以从发热特点、常见疾病等方面进行区别。1.发热特点:(1)回归热通常在体温急剧升高到39℃以上,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这种高热期与无热期各自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2)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至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达正常水平,间歇期通常可持续一天或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且无明显规律进行交替。2.常见疾病:回归热常见于钩端螺旋体病等;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淋巴瘤、急性肾盂肾炎等。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发热,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蛔虫病
似蚓蛔线虫(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导致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为低热、咳嗽、哮喘、腹痛、呕吐、停止排气和排便等接触被感染期蛔虫卵污染的泥土,后经手入口或食用污染的鲜菜、瓜果而患病主要使用苯咪唑类药物进行驱虫治疗
«
1
2
...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