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淋病后综合征
概述淋病后综合征是指淋病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虽然尿道拭子镜检及培养淋菌均为阴性,但患者仍感到尿道或下腹部不适。淋病后综合征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可以是隐性感染,或流感样,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为主要表现。典型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脑膜脑炎,本病一般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概述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指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以垂体淋巴细胞浸润、垂体组织破坏继而发生垂体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是截至目前人类最晚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系LCM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经过可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至脑膜炎、脑炎等程度不等的表现。病程具自限性,预后良好。本病实为动物性的传染病,LCM病毒的天然宿主为褐家鼠。
淋巴细胞减少症
概述淋巴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持续小于正常值的疾病。成人淋巴细胞总数﹤1.0×109/L(也有认为﹤1.5×109/L),儿童(2岁以下)﹤3.0×109/L时称之为淋巴细胞减少症。当淋巴细胞总数﹤0.5×109/L(或0.7)时为严重淋巴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胸腺依赖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也可减弱,患者易继发病毒或原虫感染。
淋巴丝虫病
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导致的疾病可有发热、象皮肿、腹股沟及会阴处肿胀、疼痛等症状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感染引起治疗包括病原治疗、对症治疗等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一组起源于不成熟前体T/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T-LBL主要表现为前纵膈肿块,B-LBL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LBL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使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早期
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早期主要有无痛性肿块伴发热、夜间出汗、消瘦等症状病因未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起一定作用以药物治疗为主,联合放疗、干细胞移植等
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是出现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病因不确定,或与感染、免疫功能缺陷、物理、化学、遗传等因素有关化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裂头绦虫病
裂头绦虫病是由阔节裂头绦虫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多见于亚寒带及温带的湖泊水区,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菲律宾均有流行,中国东北也有少数病例报道。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