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检查
治疗
红细胞计数检查
适合健康体检人群、住院患者筛查或可疑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的人群可通过静脉血检查红细胞计数常作为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无需空腹,若与生化项目(血脂、肝功能等)同时检测,建议空腹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量用于辅助诊断贫血和其他红细胞系统疾病,并用于疗效评估指标升高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指标降低见于贫血、白血病、大量失血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就诊血液科等科室,必要时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胸部CT等检查
红细胞谷胱甘肽稳定性测定
谷胱甘肽(GSH)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代谢物质,具有抗脂质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超氧离子及其他自由基,从而把人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谷胱甘肽稳定性常与其含量同检测,有助于诊断G-6-PD缺乏性疾病。
红细胞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谷胱甘肽(GSH)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代谢物质,具有抗脂质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超氧离子及其他自由基,从而把人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谷胱甘肽含量常与稳定性同检测,有助于诊断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疾病。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incubated osmotic fragility test,IOFT)是将红细胞经37℃孵育24小时后再进行渗透脆性试验。该试验提高了渗透脆性试验的敏感性,表现为正常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仅轻度升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的渗透脆性则明显升高。该试验与自身溶血试验联合应用可以鉴别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不同类型。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降低,在参考范围以内。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不同。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RDW/MCV结合还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用于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类型的贫血、血液病等,并可评估治疗疗效指标升高与贫血、血液病等有关;降低主要见于轻度地中海贫血、病毒感染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行铁代谢指标、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等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在血浆中沉降的速率仅含有红细胞沉降率一项指标指标异常常见于急性感染、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异常时建议就诊感染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
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将抗凝的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由于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况下下沉十分缓慢,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ESR。健康人的血沉数值波动在一个较窄的范围,许多病理情况可以使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率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测定血沉可以了解疾病和观察疾病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与其他化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结合分析,才能对疾病诊断有所帮助。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测定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红细胞糖代谢过程中重要酶之一。在人体组织中,丙酮酸激酶有4种同工酶:L、R、M1、M2,均由相同的亚基组成。L型主要见于肝脏,肾上腺皮质和小肠亦含少量;R型仅存在于红细胞中;M1型见于骨骼肌、心脏、脑组织;M2型见于胚胎组织、大多数成熟组织和各种肿瘤。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在15号染色体上,可导致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白血病前期或经分子机制的化疗后,也可呈现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两种,即定量测定法和荧光斑点试验。荧光斑点试验是一种初筛定性试验,用于大规模普查较适宜。
«
1
2
...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
249
250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