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
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又称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儿童最常见的腹膜后恶性肿瘤,多在5岁内发病,好发于脊柱两旁。本病较早发生转移,除局部淋巴结转移外,常见骨骼、肝脏、皮肤、颅内转移。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腹膜癌
在腹膜上发生、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出现腹水、腹胀、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原发性腹膜癌病因还未明确,继发性腹膜癌是由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转移到腹膜引起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主,可同时配合化疗及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方法
复发性腹膜后肿瘤
概述复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腹膜后原有肿瘤切除后,再次发生肿瘤,多发生于相同或与原肿瘤较为接近的部位。腹膜后肿瘤因位置隐蔽,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因此无论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在切除术后均极易复发。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尤其是恶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
肺转移瘤
肺脏是许多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初的转移部位之一,大约3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中会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瘤来源于除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以外几乎所有系统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肺、食管、结直肠、肝脏、甲状腺、宫颈、鼻咽、淋巴系统、原发灶不明、绒毛膜癌等,呈现恶性肿瘤的发病位次越高,其来源所占构成比越大的流行病学特征。随着近些年对肺转移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以及影像学技术,特别是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肺转移瘤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手术切除可以阻止肺转移瘤的进一步扩散,是目前最有效也是延长生存期惟一的手段,其临床治疗效果也随之在不断地改善。
肺原位腺癌
沿肺泡壁生长,不侵犯间质、血管或胸膜的癌前病变发病隐匿,通常无任何症状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定期随诊观察良性疾病,及时治疗或按时随诊,基本不影响生存
肺未分化癌
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 of lung)包括:肺小细胞癌(SCLC)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以高级别(在2平方毫米活性肿瘤中大于10个有丝分裂存在),并且存在神经内分泌形态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证据。LCNEC不应该满足三个已知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准(类癌、不典型类癌与小细胞癌)。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肺和支气管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咯血、气短、喘鸣、胸痛、发热、消瘦等。治疗以手术为主,还可选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肽受体放射性同位素治疗(PRRT)等辅助治疗,以改善预后。
肺癌脑转移
指原发于肺部的肿瘤转移至脑部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精神症状、运动及感觉障碍、失语、视野损害等因脑血管与椎动、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吻合支,致使肺癌易通过血液转移至颅脑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肺癌肝转移
肺癌患者的癌细胞扩散转移到肝脏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消瘦、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由肺癌转移至肝脏所致主要通过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进行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
是一种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间皮或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气短、胸痛、咳嗽、乏力等可能与石棉、电离辐射、毛沸石、基因突变BAP1等有关手术治疗、放疗、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
«
1
2
...
47
48
49
50
51
52
53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