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肝门部胆管癌
原发于肝门部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肿瘤较小者无明显症状,较大者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黄疸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放化疗为辅
肝良性肿瘤
肝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肝脏是肿瘤好发部位之一,良性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肿瘤较多。肝原发性肿瘤可发生于肝细胞索、胆管上皮、血管或其他中胚层组织,转移性肿瘤中多数为转移性癌,少数为转移性肉瘤。肝良性肿瘤的分类方法甚多,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肝细胞性、胆管细胞性、血管性、间叶性以及间叶上皮混合性等。
肝癌腹水
肝癌腹水是晚期肝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癌患者出现腹水主要是由于慢性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或门静高压致细胞内外水液代谢失衡,细胞内的水液向细胞外流失而成腹水。肝癌腹水患者常会表现为咽干口燥,口渴等症状。肝癌腹水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腹腔黏液瘤
概述腹腔黏液瘤又叫腹膜假黏液瘤,是发生在腹腔壁层、大网膜及肠壁浆膜面的低度恶性黏液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女性高于男性,大多为中年或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和腹痛,也可伴有消瘦、黄疸等症状。治疗主要是清除炎症病灶,预防并发症,预后尚佳。
腹膜间皮细胞瘤
腹膜间皮细胞瘤又称腹膜间皮瘤,是源自于胸膜或腹膜表面间皮细胞的一种肿瘤,临床少见。
腹膜后肿瘤
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出现腰腹部肿块、腹胀和腹痛不同危险因素病因不同,主要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
腹膜后脂肪肉瘤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源于腹膜后脂肪组织的非特定脏器的一类肿瘤,是最常见的腹膜后肿瘤。由于其位置较深、发病隐匿,常常在肿瘤巨大、侵犯或挤压周围脏器发生合并症状时才能发现,目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5~7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
腹膜后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
腹膜后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是位于腹膜后源于胚胎性绒毛膜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非常少见,男女均可发病,属于性腺外绒毛膜癌。转移出现较早并且广泛,以血行转移为主。绒毛膜癌自身不形成血管,通过对周围的血管侵犯而获得营养物质,故其原发病灶及其转移病灶均易出血。
腹膜后内胚窦瘤
腹膜后内胚窦瘤是指胚胎期生殖细胞向中内胚层分化形成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又称腹膜后卵黄囊瘤。好发于青少年,易转移,常沿器官表面扩散或沿淋巴结、血行转移,手术切除比较困难,术后易复发,预后差。
腹膜后恶性畸胎瘤
腹膜后恶性畸胎瘤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个胚层组织分化异常导致的恶性肿瘤,较多见,好发于婴幼儿,约占腹膜后畸胎瘤的25%,多为实性或多囊性,病理多为未分化成熟性。早期因发生部位深而不易发现,多数患者待腹部出现包块或出现压迫症状才就医,病程进展较快,全身情况恶化,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
«
1
2
...
46
47
48
49
50
51
52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