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包皮嵌顿
包皮上翻后紧卡在龟头,不能翻下包皮和阴茎头水肿疼痛、坏死由于包皮口狭小,强行向上翻转后未及时完全复位所致镇痛治疗,减轻水肿,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炎是指发生于龟头和包皮黏膜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包皮和龟头水肿、疼痛、红斑、出血、水疱、瘙痒、溃疡等可因感染、包皮过长、局部刺激等所致以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还可手术治疗
膀胱瘘
概述膀胱瘘是指膀胱与其他器官或部位存有异常通道,尿液部分或全部经此通道排出体外,或通过体内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包括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膀胱肠道瘘、膀胱皮肤瘘等,其中以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较为常见。
膀胱憩室
膀胱憩室(diverticulum of bladder)是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肌层向外膨出的囊袋,分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肌纤维,后天性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若无并发症,膀胱憩室无特殊症状,如有梗阻、尿潴留、感染、结石、破裂及憩室癌,可出现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血尿、尿频、尿急、尿路感染症状。治疗主要是解除下尿路梗阻,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要手术切除憩室。膀胱憩室是什么病膀胱憩室是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肌层向外膨出的囊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1.发病原因:该病变发生,和膀胱局部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后天尿路梗阻,导致膀胱压力增高相关。2.临床症状:早期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随着病变发展,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情况,如果膀胱憩室特别大,还可能出现二次排尿的表现。另外,部分膀胱憩室靠近输尿管开口部位,可能诱发肾积水等情况发生,导致患者出现腰腹部胀痛等不适感。3.治疗方案:膀胱憩室较小的患者,暂时可以保守治疗。针对发病诱因进行治疗,例如:积极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男性患者服用药物如坦索罗辛等改善前列腺增生病情,减缓病变发展进度。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膀胱憩室较大的患者,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采取膀胱内、外憩室切除术,膀胱内外联合憩室隔离术,经尿道憩室颈电切术,膀胱切除等。
膀胱脱垂
女性膀胱突入阴道或从阴道脱出主要表现为女性自觉阴道有异物脱出、腰骶部酸痛、尿失禁发病与妊娠及分娩、尿道及阴道手术、尿道损伤及雌激素缺乏等有关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VUR和肾内反流(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纠正可发展到慢性肾衰竭。VUR不仅发生在小儿,而且在反复UTI(尿路感染)基础上持续到成年,导致肾功能损害。大量资料表明RN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膀胱上内疝
概述膀胱上内疝是指肠襻及腹膜凸入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后间隙形成的内疝。病因不明,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后间隙的存在是本病的解剖基础。常表现为下腹疼痛、腹胀、呕吐、尿频、尿急等。
膀胱破裂
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腹痛、腹胀多由外伤、医源性损伤及自身膀胱疾病所致结合病情,给予导尿及手术治疗及时诊断和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膀胱平滑肌瘤
起源于膀胱壁由成熟平滑肌细胞所构成的良性间叶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0.5%。是最常见的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多好发于子宫、胃肠道、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发生于尿路系统的平滑肌瘤罕见,1974年Farman等总结7784例平滑肌瘤,95%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仅5例发生在膀胱。根据肿瘤部位与膀胱壁的关系将膀胱平滑肌瘤分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间和膀胱浆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为常见,约占63%,其次为膀胱浆膜下型,约占30%,膀胱壁间型占7%。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膀胱黏膜下型平滑肌瘤有时可形成似带蒂的膀胱肿瘤。肿瘤常在膀胱后壁,有完整的包膜,肿瘤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平均直径约为6cm左右,多为单发。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梭形,胞质丰富,边界清楚,有纵行的肌原纤维,染色呈深粉色,胞核棒状,两端钝,无间变,无核分裂,瘤细胞聚集成束,成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在平滑肌纤维间有时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发病年龄分布广泛,高发年龄为30~40岁。好发于女性,约为男性的4倍。
膀胱痉挛
概述膀胱痉挛是指膀胱逼尿肌痉挛性收缩。临床表现以尿急、尿淋漓、暂时性闭尿和下腹部憋痛为主要特征。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