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会阴Ⅲ度裂伤时,肛提肌、阴道筋膜、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下段受损伤而断裂,以致引起大便失禁和不能控制排气。手术时主要修补撕裂的直肠和肛门括约肌、肛提肌,借新形成的会阴部以控制大便和排气。
毁胎术
    毁胎术是经阴道将死胎(或畸胎)分解后娩出的一类手术。其目的在于缩减胎儿体积,防止对产妇的损伤,因手术所用器械皆为锐性,故操作要作到准确、细致,要特别注意不能造成对母体的损伤。较常用的有穿颅术与断头术。
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将患者术中出血或者术后创口引流的血液经过血液回收装置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本人的输血方法。回收式自体输血是目前临床应用最简单、最广泛的自体输血方式,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非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和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结肠代膀胱术
尿路改道是膀胱全切术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尿路改道的方式将决定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对肾脏的损害与否。回肠膀胱术明显改善了肾损害,但是,由于病人必须长期使用尿袋,使生活质量下降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近20年来,Kock和Skinner等开创了可控回肠膀胱术的新时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回结肠代膀胱术是利用回盲瓣抗逆流的原理,将回肠造瘘腹壁,能自控性排尿。
回肠代输尿管术
回肠代输尿管术是取一段带系膜的游离回肠袢替代输尿管。本手术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尿流改道,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其次是单侧或者双侧输尿管的全程或下半部均可利用回肠袢替代;回肠黏膜对电解质的吸收能力并不明显,故不必对该段回肠进行裁剪、黏膜剥脱或浆肌层翻转等处理,直接将回肠袢连接肾盂(或下肾盏)和膀胱即可。
回肠代膀胱术
尿路改道是膀胱全切术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尿路改道的方式将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肾脏是否有损害。回肠膀胱术明显改善了肾损害。但是,由于患者必须长期使用尿袋,所以生活质量会下降,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有将Kock的回肠袋改良后直接与尿道吻合,使之成为经尿道外括约肌控制排尿的回肠代膀胱术,尽管仍在探索阶段,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观察和解决,但此手术能使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经尿道排尿,消除了腹壁造口,将会为更多的泌尿外科医师采用和不断改进。
回肠膀胱术
回肠膀胱术系1950年Bricker首次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故又称为Bricker手术。其基本术式是取一段带系膜的游离回肠,将其近端关闭后与两侧输尿管吻合,远端行腹壁皮肤造口,尿液即经此造口排出体外。实践表明,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比较满意的尿流改道术。
回肠膀胱成形术
早在1941年Scheele即利用回肠扩大膀胱获得成功,但直至1953年Cibert报道一组回肠膀胱成形术的病例后,此手术才逐渐开展起来。本手术的基本方式是取一段带系膜的游离回肠袢与膀胱吻合,藉以扩大膀胱的容量和维持正常的排尿途径。吻合的类型较多,常用的有猫尾形、L形、U形、环形和帽形等。
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
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或为回肠与盆腔结肠的吻合术,是现代外科中应用范围有一定限制的手术。位于结肠左侧的肿瘤,因局部扩张并与邻近组织粘连,以致不能切除时,可用作捷径手术。
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回肠-横结肠吻合术除了适用右半结肠切除外,还适用回盲部、升结肠的肿瘤不能切除,回盲部复杂的粪瘘、严重的粘连,炎性病变等的捷径手术。根据不同的病变可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及手术意外。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