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痢疾杆菌检测
痢疾杆菌(Desentery bacilli)属于志贺氏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包括志贺氏菌,福氏菌、鲍氏菌和宋内氏菌4个群,39个型。导致菌痢的以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多见。在幼儿尚可引起中毒性菌痢,病死率甚高。由于菌型多,尚无理想的疫苗预防,且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且由志贺氏杆菌所致的痢疾较其他痢疾杆菌所致者严重,故行痢疾杆菌检测,可早期进行诊断及治疗。
冷热溶血试验
冷热溶血试验又称D-L试验,是测定双相溶血素的试验。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患者血清中有双相溶血素,为IgG,在20℃以下(0~4℃)时溶血素与红细胞膜上的P抗原结合,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当温度升至37℃时,抗体诱发的补体激活已完成,从而导致溶血。该试验对诊断PCH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CG),是指温度低于37℃般在0~4℃)时易自发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的病理性免疫球蛋白。不包括冷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的复合物以及肝素沉淀蛋白等类具有类似特征的血清蛋白质。冷球蛋白分为3型:Ⅰ型为单克隆型,Ⅱ型为混合单克隆型,Ⅲ型为多克隆型。当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时,即称为冷球蛋白血症。
冷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cold agglutination test,CAT),是种辅助诊断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试验方法。它是以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加入血型相同或O型的正常人红细胞,在体外20℃以下时,可看到红细胞出现凝集,该现象在0~4℃间最明显。当温度上升至30℃以上时,凝集现象又消失。CAT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理想,已趋于淘汰。
泪液分泌试验
泪液分泌试验(lacrimal secretion test)指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泪液生成的多少。
泪膜破裂时间检查
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又称泪膜湿润时间(wetting time)。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是眨眼后保持睁眼状态,泪膜表面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间隔,用于估计泪膜的稳定性。包括利用泪膜镜测得的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及利用荧光素的泪膜破裂时间。
类脂质沉积病实验诊断
类脂质沉积病是一组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类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引起类脂质沉积于体内细胞中。较常见的有葡糖脑苷脂病(又称戈谢病)和神经鞘磷脂病(又称尼曼-匹克病),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涂片检查、骨髓检查、脂酶活性测定等。
类风湿因子
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水平,辅助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评估病情仅包括类风湿因子一项指标指标异常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就诊风湿免疫科等科室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是指组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关节炎是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有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聚丝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Sa抗体和抗RA33抗体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的临床检测,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等。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核抗原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核抗原抗体英文缩写为抗RANA抗体,其不是显著性特异抗体,因为在正常人抗RANA抗体阳性者大约占2%,且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有升高现象。但是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抗RAN抗体的阳性率为93%~95%,所以可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项有力证据。其检测方法包括胶乳凝集试验、双抗原夹心ELISA法、间接ELISA法,上述方法检测结果准确率相当。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