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指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瓣膜置换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中发生于术后1年以内的心内膜炎属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发生于术后1年以后的心内膜炎属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憩室出血
概述憩室出血是指憩室内小动脉破裂引起出血。憩室是胃肠道任何一部分向外的囊状突起,常发生于大肠。
憩室病
憩室病是指胃肠道任何一部分向外的囊状突起,常发生在大肠,数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憩室病。如果憩室发生感染,称为憩室炎。大部分憩室病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出血。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低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各种血管舒张因子平衡失调导致早期的肺血管收缩以及后期的肺血管重建。缺氧性肺血管重建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基础,如肺动脉压过高称之为肺动脉高压。在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而且由于测定方法的限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不易及时被发现。
缺血性肾病
缺血性肾病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严重狭窄或阻塞引起肾脏严重缺血,最终导致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的慢性肾血管性疾病。目前认为,慢性缺血性肾病是中老年患者(年龄>50岁)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血性肠绞痛
缺血性肠绞痛亦称慢性肠系膜缺血,是指反复发作的餐后剧烈阵发性上腹部绞痛或脐周疼痛。最近研究表明,肠绞痛主要与胃血流量有关,食物进入胃后,相应所需血流增加,为满足胃血流增加的需要,而“窃取”肠道的血流量,称此现象为窃血现象。肠绞痛的发生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活动后诱发心绞痛相类似,进餐后代谢增加,动脉供血不足,继发组织中氧含量减少,造成肠壁平滑肌痉挛而引起腹痛。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伴便血多由血管病变、肠壁血液灌注不良等因素导致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尽早治疗,预后较好
轻链病与轻链沉积病
轻链病(LCD)与轻链沉积病(LCDD)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是由于异常的浆细胞产生过多的轻链,而重链的合成相应减少。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45岁)。过多游离的轻链片段在血清或尿液中大量出现称为轻链病;一旦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全身组织中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即为轻链沉积病。
青年性驼背
本病是由于脊椎的负载能力与其承受的负荷的平衡失调引起,又名少年驼背症或休门病。1920年,丹麦内科医生Scheuermann首先明确其放射学特征,并将它从其他脊柱畸形中区别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描述。文献认为,休门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可高达8.0%。本病好发于13~17岁,见于过早负荷的体力劳动少年,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多4~5倍;25%有家族史。病变主要累及中、下段胸椎椎体。病变发生在椎体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体上、下面的骺板。由于各种原因,骺板血液供应减少,软骨板变薄,抗压力降低,在过多的负荷下出现碎裂,髓核在破裂处突入椎体内,形成所谓的Schmorl结节。脊柱胸段向后弯曲,使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前方骨骺的坏死影响了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
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主要为颈部肿大,伴或不伴甲减表现(疲劳、注意力下降、体重增加、便秘等)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多数仅需随诊,伴有甲减者用药物治疗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