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小脑出血
供应小脑的动脉分支破裂所致的小脑出血多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昏迷常见病因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
小肠异物
小肠内异物多为误吞或故意吞服的各种物品,前者多见于儿童、精神异常或戴义齿者,后者多见于企图自杀者。可出现腹胀、便秘,甚至呕吐;异物刺入或嵌入肠壁,可引起腹痛、感染和发热;异物损伤肠黏膜,可引起溃疡和出血。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因原发或继发原因导致的肠道淋巴回流受阻和淋巴管内压力升高,引起淋巴液从小肠黏膜或淋巴管渗漏,造成低蛋白血症、乳糜泻、乳糜性腹水、外周淋巴细胞减少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引起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的代表性疾病。此征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为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平均发病年龄11岁;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为其他疾病所致,可在各年龄发病,平均发病年龄23岁。
消化道憩室病
消化道憩室病是消化道的局部囊样膨出,有真性(全层膨出)与假性(仅有黏膜和黏膜下层膨出)两种,绝大多数憩室向消化道腔外膨出,极少数向腔内膨出,称腔内憩室。多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憩室病。本病见于全消化道,以结肠为最常见、十二指肠次之,胃憩室最少见。有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症状性憩室病。
消化道复发性溃疡
复发性溃疡(RU)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发生的消化性溃疡,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空肠的原发部位或其他部位。胃溃疡(GU)毕Ⅰ型胃切除术后极少复发,而十二指肠溃疡(DU)毕Ⅰ型胃切除术后易发生复发性溃疡,约占所有复发性溃疡的95%。虽然迷走神经切断合并胃窦切除、毕Ⅱ重建术后十二指肠溃疡仍可复发,但其溃疡复发率在十二指肠溃疡手术中是最低的(<1%)。不合并胃部分切除的任何类型的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溃疡复发率较高,平均在10%左右。急诊手术者溃疡复发率较择期手术者高。大多数复发溃疡发生在吻合口边缘或其远端,少数在胃。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1948年,Davson等首次提出在结节性多动脉炎中存在一种以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亚型,称之为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因为其主要累及包括静脉在内的小血管,故现多称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990年的美国风湿病学会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并未将MPA单独列出,因此既往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大多归属于结节性多动脉炎,极少数归属于韦格纳肉芽肿。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是指以血浆来源的纤维连接蛋白在肾小球内沉积为显著病理特征的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又称纤维连接蛋白沉积肾小球病。本病较少见,男女发病比例约2∶1,发病年龄范围大,但多见于20~40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逐渐出现镜下血尿和高血压。
下肢神经损伤
概述下肢神经损伤是指人体下肢的神经受损伤。包括坐骨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其中以坐骨神经损伤最常见。
细菌性尿路感染
细菌性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侵袭尿路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无症状性细菌尿等,各年龄均可发病,患者有典型下尿路感染症状,也可伴有全身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时期的一种表现,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多见于20~40岁的育龄期妇女。近年来,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使其预后明显改善。
«
1
2
...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
286
28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