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军团菌病
军团菌病为由军团菌感染后所导致的相关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还可有肺外多系统受损的表现本病由军团菌感染所致,以嗜肺军团菌为主治疗上主要采取抗感染治疗,辅以对症治疗等
菌血症
血液中出现病菌并可能有毒血症状发热、畏寒、乏力,高热时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输血、血液净化、创口或手术伤口受污染、化脓性皮下感染等均可诱发菌血症去除诱因后进行抗生素治疗
绝经期尿路感染
绝经期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尿不尽感及张力性尿失禁等。然而在20世纪初期,这些泌尿道功能障碍极少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了这些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状况,对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手段。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前者包括肾盂肾炎、肾皮质感染、肾周围脓肿、肾积脓,后者包括膀胱炎及尿道炎。
巨幼细胞贫血
血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导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症状有贫血、舌炎,手足麻木、感觉障碍等主要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也可以由遗传或药物因素引起治疗有去除诱因或者治疗原发病、补充缺乏的造血原料等
巨血小板综合征
概述巨血小板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巨型血小板、出血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消耗不良。本病较为罕见,患者大多来自近亲婚配家庭。
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
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以侵犯颅动脉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在19世纪,JonathonHutchinson首次描述了一位因颞动脉触痛而致戴帽困难的男性患者,此后逐渐明确了GCA的临床特点,它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从主动脉弓发出的动脉分支,也可累及其他中等大小的动脉。血管炎症部位可形成肉芽肿,含有数量不等的巨细胞,故现在多称为巨细胞动脉炎。巨细胞是指任何巨大的细胞,可有一个或多个核,如多核巨细胞(MGC)。它包括病理相似而临床表现不同的两个疾病,即颞动脉炎(TA)和多发性大动脉炎。GCA以颞部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以及失明为临床特点。其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风湿性多肌痛(PMR)为一种和其他诊断明确的风湿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无关的疼痛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PMR是一种以四肢及躯干近端肌肉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对小剂量激素治疗反应敏感。常表现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中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疼痛及僵硬,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不少于1个月,年龄大于50岁。诊断需除外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肌炎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PMR和GCA的关系:大量证据表明PMR和GCA相关,且认为应该是同一种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PMR可以和GCA共存。10%~15%的单纯性PMR颞动脉活检阳性。另一方面,30%~50%的GCA患者有PMR的表现。
巨细胞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GCA)过去称颅动脉炎、颞动脉炎、肉芽肿性动脉炎,后认识到体内任何较大动脉均可受累,而以其病理特征命名。GCA病因不明,是成人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本病主要累及50岁以上患者颈动脉的颅外分支。GCA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CMV)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导致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骨髓和器官移植的开展和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CMV已经成为该两种情况下最常见的致病菌。
巨细胞病毒感染
本病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黄疸、呼吸窘迫、间质性肺炎等多系统损害本病因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导致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巨细胞病毒病
概述巨细胞病毒病是由巨细胞病毒所引起,表现为肝脾大、黄疸及皮内出血。特征性病变为受染细胞增大,其核和细胞质内出现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可经宫内感染造成死胎、流产、早产,也可导致先天畸形。
«
1
2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