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意识丧失为先导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心脏性猝死的主要表现为:心脏原因引起的胸痛、气促等急性发作后1小时之内死亡;发现之前往往没有征兆;一旦发生,有效营救时间短暂。心脏性猝死是什么心脏性猝死也就是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一种类型,通常患者会首先出现意识丧失的症状,进而在数秒、数分钟甚至几小时内突发死亡。心源性猝死与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源性猝死通常没有先兆症状,所以很难预防和判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时,要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尽量恢复心脏的功能,以免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的等待救援。
心源性休克
由心脏自身原因引起泵血功能衰竭,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严重不足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主要由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等引起主要进行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机械辅助装置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治疗
心肺复苏术并发症
心肺复苏是为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所采取的一项急救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急救人员的努力,使伤病员的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挽救病员的生命,并力求不留下任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心肺复苏根据抢救人员构成、抢救场所及是否使用抢救仪器分为现场心肺复苏和院内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又称为初级生命支持或基础生命支持,初级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是指由非医务人员在发病现场进行的徒手抢救。医院内由医务人员进行的心肺复苏又称为高级生命支持或进一步生命支持。初级生命支持与高级生命支持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但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即使专业人员、即使方法正确,也可能发生并发症,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
锌中毒
概述锌是一种具有光泽的灰白色金属,加热到500℃时可形成直径小于1微米的氧化锌烟尘,常见的新化合物有氧化锌、氯化锌、硫酸锌、硫化锌、醋酸锌、磷化锌等,锌是人体的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很多重要酶的核心组成成分,这些酶与蛋白的代谢和合成有密切的关系,锌也是新生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体内的锌主要来源于食物,正常人每天摄入10~15mg,摄入的锌主要在小肠吸收,胃和结肠几乎不吸收。锌中毒是指体内含锌量过多而导致的中毒。锌的供给量和中毒剂量相距很近,因此一旦过量摄入很容易导致中毒。锌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口内有金属味等。
蝎子螫伤
蝎子又称全虫,有毒,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按其栖息地不同分为家蝎与山蝎两种。蝎子蛰伤多由家蝎引起。
蝎子蜇伤
蝎子尾部毒刺蜇伤后毒液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伤口局部红肿、剧痛,部分人会出现皮肤麻木瘙痒蝎子尾部毒刺蜇伤,毒液进入人体清除毒素、止痛消肿、抗过敏和改善循环,及时预防破伤风
小儿食管异物
小儿食管异物是因儿童喜将物品含在口中玩耍,误吞而造成食管异物。常见的异物为硬币、纽扣、微型电池、别针、塑料盖、骨片、枣核等。由于食管为一有较大弹性的肌性管道,一般进入食管的异物多数可随着吞咽蠕动送入胃内,存留于食管内的多为较大而形状不规则的锐性异物。一般多存留在食管第一狭窄处,也可停留在胸段第二狭窄处,相当于主动脉弓水平。异物停留在下段的很少。
小儿阿托品类中毒
小儿阿托品类中毒是指食用过量的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植物的根、茎、果或服用其制剂而引起中毒。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植物有曼陀罗、白曼陀罗(洋金花)、莨菪子、山莨菪等;阿托品的合成代替品有后马托品、贝那替秦、山莨菪碱(654-2)、苯海索等。毒性作用是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官中的乙酰胆碱受体造成的一系列反应,用药过量时,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作用解除后的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烟碱样症状则无对抗作用。阿托品的剂量超过5~16mg,则中毒症状明显,最小致死量为80~130mg,个别患者为50mg,但在抢救有机磷中毒、酒石酸锑钾中毒、感染性休克时,用量较大,东莨菪碱口服极量为一次5mg,致死量为8mg左右。中毒多由口服或注射过量阿托品引起(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用药过量)。我国民间用曼陀罗、洋金花泡酒内服治疗关节痛,往往因过量而中毒,儿童有时误食曼陀罗浆果而致中毒。
腺苷敏感性晕厥
腺苷敏感性晕厥是指晕厥患者经过详尽的临床和各项检查,常见的晕厥原因均为阴性,但对腺苷或ATP试验有阳性反应的晕厥称为腺苷敏感性晕厥。腺苷敏感性晕厥临床并非少见,发生率约占血管迷走性晕厥的1/4,占晕厥患者总数的3%,约占原因不明晕厥的28%~41%。
蜈蚣螫伤
概述蜈蚣螫伤是指因蜈蚣的毒爪刺入皮肤放出毒汁引起的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眩晕、恶心、呕吐、发热、谵妄、抽搐、昏迷等。发现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并尽量吸除毒汁,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抢救,尽早给予药物治疗。小儿及体弱者应力求速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
1
2
3
4
5
6
7
8
...
54
55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