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腹膜后淋巴结炎
概述
腹膜后淋巴结炎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结核杆菌感染形成的急性、慢性或结核性腹膜后淋巴结炎。本病手术前常难确诊。血沉增快,其他部位发现结核病灶、腹部包块及低热是常见的异常表现。X线、B超及CT、结核抗体或结核菌素试验等均有助于确诊。最后确诊取决于病变部位活检。
病因
一般认为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细菌感染
多来源于胃肠道的感染或其他器官经全身血液循环的感染。
2.病毒感染
多为上呼吸系统感染或腮腺炎等所致。
3.结核杆菌感染
腹膜后淋巴结炎结核性者较为常见,可原发于腹膜后淋巴结,也可继发于胃肠道、腹腔及肺部的结核病。
症状
1.急性腹膜后淋巴结炎
多以高热及寒战为主要症状,伴有腹痛、腹胀、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可达39~40℃。查体可见腹部压痛反跳痛,但肌紧张不明显。重者可有肠麻痹征象,腰背部叩痛,白细胞计数可有升高。
2.慢性或结核性腹膜后淋巴结炎
结核杆菌可侵犯后腹膜淋巴结,也可作为原发综合征局部组成之一,或结核菌广泛播散的一种结果。受累淋巴结可在无症状情况下治疗,最后钙化。有的淋巴结肿大,经历干酪坏死,甚至形成脓肿。本病起病多隐袭,症状含糊甚至缺乏。主要症状为腹部持续性或阵发性隐痛或胀痛,伴有低热、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本病腹痛可呈间断性发作,经抗感染或抗结核及解痉等治疗后往往效果不佳。腹部检查可触及包块或局限性饱满,有深压痛、无腹肌紧张肠鸣音活跃。
检查
X线、B型超声及CT、结核抗体或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淋巴瘤、胰腺癌、后腹膜或肠系膜肿瘤结节病、阑尾炎、附件炎、恶性肿瘤、良性淋巴性增生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主要是针对感染的性质给予抗菌药物或中药治疗。对结核性者应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但疗程需1~2年,对较大脓肿需做引流。对于比较局限的肿块或有邻近脏器受压迫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切除。
预防
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是预防此病的根本原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