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缺乏症
概述
概述
硒缺乏症是由于硒摄入不足所致的疾病。硒在人体抗氧化保护系统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还参与免疫反应、辅酶Q的生物合成和线粒体ATP的合成。我国东北到西南15省、自治区,属带状贫硒地区,因此本病发病率高。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营养科、心血管内科、骨科
临床症状
危害
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缺硒关系密切,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地方病。研究表明,机体硒摄入水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白内障、哮喘等17类疾病都和低硒有关。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硒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心电图、X线片等。
诊断
依据血硒浓度、发硒降低、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降低,以及补硒后症状好转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多选用含硒量高的食物,如内脏和海产品等。同时,由于食物过多精细的加工也是膳食缺硒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少食精加工食品。
病因
病因
膳食中硒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时,可产生硒缺乏症。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心脏症状(克山病)
(2)亚急型:早期有咳嗽、纳呆、精神萎靡等,约1周后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此型多见于小儿。
(3)慢型:病程缓慢,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
2.关节症状(大骨节病)
以四肢骨关节慢性病变为主,初起时疲乏、骨关节疼痛、继而关节增粗、屈曲困难、渐至肌萎缩、关节挛缩、短肢(指)及身材矮小、X线发现长骨干骺部发育障碍、骨骺早期融合与骨端变形。
诊断依据
依据血硒浓度、发硒降低,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降低,以及补硒后症状好转可以诊断。血硒平均参考值为2.03~3.29µmol/L。
治疗
治疗方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明显缺硒者可口服亚硒酸钠或含硒的有机物,如含硒酵母等。
预后情况
经治疗可改善预后。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
2.避免感冒。
饮食调理
1.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
2.适当补充含硒的食物。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